手里捏着卫健委发的二试通知,纸边都被我揉得发毛 ——2025 年执医二试在 11 月 8 日到 9 日,执业医师要连考两天四个单元,从早上 8 点半一直到下午 5 点多。想起一试查分那天,屏幕上的数字没到合格线,再看看诊所里贴满的就诊预约条,突然觉得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备考,得在患者和书本之间挤时间。
我在社区诊所当中医,备考痛点说起来都是日常。每天从开诊到关诊,患者一茬接一茬,刚想起要背的药理知识点,下一个患者就推门进来了;好不容易到了晚上,累得只想躺平,根本没力气翻那本厚得能当枕头的教材。更糟的是,一试时没摸透机考节奏,最后几道案例分析题,因为慌着填答题卡没做完。琢磨了好几天,我总算定了个能落地的计划:早上开诊前半小时过基础考点,午间患者少的时候整理错题,晚上孩子睡熟后留两小时系统学,周末专门补内科、外科这些薄弱科目。
可这计划执行没几天就卡了壳 —— 上周值完夜班,第二天早上根本起不来,想找套模拟题练练手,翻遍手机也没找到合适的。正对着电脑里的知识点文档发呆时,隔壁诊所的王医生来借器械,看见我这模样就笑了:“我今年刚开始备考二试跟你一模一样,患者多、时间碎,后来靠阿虎医考的资料才顺过来。” 他说自己报了阿虎的二试黑马急救班,里面的二试考点预测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了线,同时还会分析一试考题,聚焦二试新增考点,这让自己记二试知识点变得不费劲;课上老师会带着分析真题题型,连怎么抓题干重点都教。他还翻出手机里的《阿虎白卷》电子版给我看:“你看这解析,不光给答案,还把关联的考点都列着,配套的视频里还有记忆小技巧,比我自己死记硬背强多了。”
抱着试试的心态,我也弄了套阿虎的资料,没想到很快就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法。早上开诊前 15 分钟,患者还没上门,我就点开阿虎执业(助理)医师笔试模考系统小程序或者阿虎VIP智能题库,根据自己的专业,选单元进行练题,趁着思路清晰赶紧做。小程序会根据答题情况,生成一个成绩分析报告,等中午吃饭时,我翻出报告看解析,不知不觉就把二试的易混点记清了。
有时候要坐公交去区医院取报告,路上四十多分钟,我就戴耳机听云面授班的回放。课程分基础和刷题两轮,老师讲课不啰嗦,还会举诊所里常见的病例,我靠着车窗听,慢慢就把之前没理清的鉴别要点弄明白了。遇到没听懂的地方,我就点暂停截图标记,等下午患者少的时候再倒回去重听。
最难得的是未值班的下午,诊所提前关诊,我就留在诊室里看黑马急救班的密训课。老师讲题时会把相似题型放一起对比。
晚上孩子睡熟后,从 9 点到 11 点是我最整块的学习时间。我会拿出《阿虎白卷》,按考试时间设好闹钟,用配套的虚拟答题卡做题,提前适应填涂速度。做完一套就对着解析复盘,遇到复杂的知识点,我就点开 10 小时视频解析里对应的片段,讲师会帮着梳理逻辑,比我自己对着书本琢磨省不少劲。
现在离考试还有二十来天,我明显感觉之前记混的知识点清晰多了,错题本里的题也越来越少。这段备考日子让我明白,不是非要整块时间才能学习,只要把碎片时间利用好,选对能跟着学、跟着练的资料,每天进步一点,积累起来就很有用。如果和我一样是基层医生备考,别着急,找到自己的节奏,咱们一起在 11 月的考场上好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