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去年成功通过执业药师考试的普通考生,我想用最真实的经历告诉大家:执业药师考试确实有难度,但绝非不可逾越的高山。只要方法得当,科学备考,顺利通过很有可能。
一、备考路上的"难"与"不难"
记得刚开始备考时,我看着厚厚的四本教材,心里直发怵。中药一内容繁杂,中药二需要记忆的药物功效繁多,中药综合强调临床应用,法规又枯燥难记。每天工作结束后还要坚持学习2-3小时,周末更是要投入大量时间,这个过程确实不轻松。
但回过头看,备考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知识体系是有逻辑可循的,找到方法后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接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二、我的备考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读懂教材,理解基本概念。我每天固定晚上8点到11点学习,周末每天保证5-6小时。在这个阶段,我不急于做题,而是把重点放在理解上。每学完一章,我都会自己整理笔记,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点。我还用了阿虎的《铂金手册》,里面是全彩思维导图,把零散的知识点都串成体系了,从大框架到小考点一层层很清楚。它还把近几年常考的地方和容易错的点都标了出来,对我这种自己看书容易懵的人特别友好,备考时也不觉得混乱了。
强化阶段我开始大量做题。通过题目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我用过《阿虎白卷》,这套卷是根据最近几年的考试趋势来的,里面很多都是高频考点和容易错的题型,每道题都有详细的解题思路,能帮我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
冲刺阶段最后一个半月,我主要以模拟考试为主。每周做两套完整模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我主要用他们家的《考前密卷》,我用《考前密卷》做全真模拟,很有真的考试的感觉,让我能提前适应考场感觉,检验复习效果,重点加强那些还不太熟的地方。更让我安心的是它的科学押考点,不是那种空泛的 “猜题”,而是真的结合了最新考纲和历年真题数据,把那些容易考、容易混的重点都梳理得明明白白。
三、各科学习心得
中药一的知识比较系统,我采用模块化学习法,把相关的内容打包学习,这样更容易形成系统认识。
中药二需要记忆的内容最多,我常用多种记忆方法。比如把功效相近的药物编成小故事,或者用联想法记忆药物特性。阿虎的《高频考点速记手册》在这方面帮了我不少忙,它把散落的知识点都串起来了。
中药综合注重实际应用,我为了培养临床思维。经常找一些真实病例来分析,思考如何辨证用药,这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很有帮助。
法规部分看似枯燥,但其实是最容易拿分的科目。我采用关键词记忆法,把长篇幅的法条浓缩成几个关键词,提高了记忆效率。
四、备考工具的选择
在选择备考工具时,我比较了几家机构。最终选择阿虎主要是因为它的学习模式适合在职考生。它的APP可以离线使用,我经常在通勤路上刷题看资料;答疑响应也很及时。还有它的云面授班,阿虎的云面授班可帮助考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备考,科学练题,提供专属讲义、测试题、课程回放及线上答疑的全流程服务。
五、心态调整很重要
备考过程中,心态起伏很正常。我也有过学不进去的时候,这时我不会强迫自己继续学习,而是适当放松一下,等状态好了再继续。我还加入了一个学习小组,组员之间互相鼓励、分享资料,这种同伴支持给了我很大帮助。
我认为备考要量力而行,不要和别人比进度。每个人基础不同,学习效率也不同,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好。重要的是每天都有进步,而不是一味求快。
六、个人建议
其实,在备考执业中药师这一路,会遇到困难是肯定的事情,但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是我们所需要去学习的。
真正能让我们走到考场、拿到证书的,从来不是多厉害的“技巧”,而是那些“今天记3个考点就好”的小目标,是“记混了再看一遍”的耐心,是“想放弃时又打开题库刷5道题”的坚持。
明年当你坐在考场里,看到熟悉的题目时会发现:那些你以为“熬不过去”的日子,那些你反复打磨的小细节,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攒成了通关的底气。别慌,别急,按自己的节奏慢慢走,你想要的结果,一定会在前面等你。咱们呀,考场见,拿到证书的那天,再回头笑看这段“不轻松但超值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