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一试那天,我发呆了很久。作为今年执业医师考试的 “一战发挥失常者”,我纠结了好几天才决定备考二试。身边有同学说二试会更难,也有人说和一试差不多,后来仔细研究政策才明白,其实两者难度旗鼓相当,只是考察侧重点不同而已。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政策,2025 年继续开展临床和中医类别医学综合考试 “一年两试” 试点。实践技能考试合格但一试未通过、且没有违纪记录的考生,刚好符合二试报名条件。不过要注意,第一次考试缺考或未缴费的考生也能报名,但具体哪些地区能参加二试,还得以官方文件为准。对比一试,二试的题型结构虽然相同,但同学普遍反映,更考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决定备考二试后,我的迷茫感一点没减少。一方面,距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要在短时间内重新梳理考点实在压力山大;另一方面,考试内容更加注重细节,很多之前记熟的知识点都得重新核对。之前记的笔记、刷过的题库,感觉突然就跟不上新要求了。更让人焦虑的是,刷题时总在相似考点上栽跟头,明明刷了很多题,却像在迷宫里打转,找不到高效突破的方向。
正当我手足无措时,同科室的前辈推荐了阿虎医考的白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了解了一下,发现它的复习思路很对我的胃口。这套资料的出题机构已经有 17 年的丰富编题经验,2024年和西安交通大学高校合作成立了 AI 命题研究中心,并且解析里的知识点总是能说到我想要的点子上。
实际了解下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拓展题设计。比如一道关于疾病鉴别的题目,不仅解析了题干涉及的两种疾病,还延伸出六种类似疾病的鉴别要点,等于做一道题就复习了十几道题的知识点。解析里的思维导图也帮我理清了很多易混淆的考点,像心血管系统的用药指征,之前记了又忘,现在通过导图对比一目了然。关于课程的具体信息可以咨询阿虎医考的备考老师~
白卷的讲题课也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正课老师把重点内容浓缩在 10 小时的课程里,不像我自己看答案时总是一知半解。每次听完课再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明显提高。系统生成的成绩分析报告更像我的 “学习 CT”,清晰标出了哪些科目薄弱、哪些系统需要加强,让我能有针对性地调整复习计划。
经历了这段备考时光,我想给同样准备二试的战友们几点建议:首先要明确二试不是一试的简单重复,要重点关注考纲变动和综合题型的训练;其次别陷入 “题海战术”,像白卷这种能实现 “一题多练” 的备考资料,比盲目刷题更有效率;最后要利用好政策给予的第二次机会,结合自身薄弱环节制定复习计划。
虽然医考之路从来不易,但看到政策逐年完善 “一年两试” 机制,还有越来越科学的备考资料辅助,我们更要调整好心态。把二试当成查漏补缺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相信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这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