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然
医学博士,全国著名讲师,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从事医学培训多年,主讲中医、中西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内科等课程,授课风格风趣幽默,极具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在授课中能精准把握重点,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擅长总结对比,引导学员举一反三,吃透必考点,为学员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备考思路,广受学员好评!
方老师
从事医学培训八年,对各种中医和中药类的考试具有丰富的经验。讲课风格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讲课思路清晰、内容结构性明显。注重内容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加注重知识的总结,擅长运用巧妙的记忆方法去记忆考试内容,从而帮助学员快速提分。
言老师
言老师能够技巧性地让学员掌握知识点,真正做到理解、学会、记牢、做对题;让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使学员们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能够做到目标明确,直击考试重心;一贯坚持化繁为简、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将大量专业书籍由薄读厚,再由厚读薄,从而构筑了其广博的知识底蕴和独到的授课风格;综合运用表格记忆、对比记忆、鱼骨图等多种方法强化各个重要考点,得到学校及学员的金质口碑!
苍术
重点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多年高级职称培训。授课经验丰富;授课特点:基于对考情和大纲的准确把握,善于启发式教学,授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能够通俗且鲜活地突出重难点。
任老师
医学博士,国内某知名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执业药师,培训界名师。从事中医药专业教学工作以执业医师、研究生考试、卫生资格考试辅导多年,授课经验丰富,深受广大学员欢迎。讲解深入透彻,通俗易懂,对考试命题方向把握极为准确。
第1部分 专业实践能力
第1节 经络腧穴各论
课时1 绪论
课时2 经络系统的组成(1)
课时3 经络系统的组成(2)
课时4 经络的标本、根结和气街、四海
课时5 腧穴总论
课时6 特定穴(1)
课时7 特定穴(2)
课时8 腧穴的定位方法
课时9 手太阴肺经及其腧穴
课时10 手阳明大肠经及其腧穴
课时11 足阳明胃经及其腧穴
课时12 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
课时13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课时14 手太阳小肠经及其腧穴
课时15 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1)
课时16 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2)
课时17 足少阴肾经及其腧穴
课时18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课时19 手少阳三焦经及其腧穴
课时20 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
课时21 足厥阴肝经及其腧穴
课时22 奇经八脉及其腧穴(1)
课时23 奇经八脉及其腧穴(2)
课时24 常用经外奇穴
第2节 针法灸法学
第4节 针灸治疗各论-内科病证
课时1 内科病证
课时2 中风、晕眩
课时3 头痛、偏头痛
课时4 面瘫、痹症、痿证
课时5 重症肌无力、脊髓空洞症、面痛
课时6 感冒、咳嗽
课时7 哮喘、心悸、不寐
课时8 郁证、癫狂
课时9 痫病、痴呆、颤证
课时10 消渴、胁痛
课时11 胃痛、腹痛、呕吐
课时12 呃逆、泄泻、痢疾
课时13 便秘、癃闭、前列腺、阳痿
课时14 性功能障碍、遗精、疟疾
课时15 水肿
课时16 淋证
课时17 胸痹
课时18 黄疸
第5节 针灸治疗各论-妇儿科病证
第6节 其他
课时1 皮外伤科病症:瘾疹、湿疹、蛇串疮
课时2 皮外伤科病症:扁平疣、神经性皮炎、痤疮、斑秃
课时3 皮外伤科病症:疔疮、丹毒、痄腮、乳痈、乳癖
课时4 皮外伤科病症:肠痈、痔疮、项痹、落枕、肩痹
课时5 皮外伤科病证:臂丛神经痛、肘劳、腱鞘囊、肿腱鞘炎、腰痛、急性腰损伤
课时6 皮外伤科病证:坐骨神经痛、踝关节扭伤
课时7 五官科病症:目赤肿痛、麦粒肿、近视、视神经萎缩
课时8 五官科病症:耳鸣耳聋、鼻渊、鼻鼽、鼻衄、咽喉肿痛
课时9 五官科病症:牙痛、口疮
课时10 急症:晕厥、虚脱、高热、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
课时11 其他病症: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戒烟、戒毒、肥胖症、衰老、肿瘤、黄褐斑、色素痣
第2部分 专业知识
第1节 中医基础理论
课时1 绪论
课时2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
课时3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2)
课时4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3)
课时5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4)
课时6 藏象(1)
课时7 藏象(2)
课时8 藏象(3)
课时9 精气血津液神(1)
课时10 精气血津液神(2)
课时11 经络
课时12 体质
课时13 病因(1)
课时14 病因(2)
课时15 病因(3)
课时16 病机、发病
课时17 基本病机(1)
课时18 基本病机(2)
课时19 基本病机(3)
课时20 内生五邪、疾病传变
课时21 养生与防治原则(1)
课时22 养生与防治原则(2)
第2节 四大经典 • 《内经》(新)
第3节 四大经典 • 《伤寒论》(新)
第4节 四大经典 • 《金匮要略》(新)
第5节 四大经典 • 《温病学》(新)
第6节 中药学
课时1 中药的产地、中药炮制
课时2 药性理论
课时3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课时4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课时5 解表药(1)
课时6 解表药(2)
课时7 解表药(3)
课时8 清热药
课时9 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
课时10 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
课时11 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
课时12 活血化瘀药
课时13 化痰止咳平喘药
课时14 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
课时15 补虚药
课时16 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第7节 方剂学
课时1 概述
课时2 解表剂(1)
课时3 解表剂(2)
课时4 泻下剂
课时5 和解剂(1)
课时6 和解剂(2)
课时7 清热剂(1)
课时8 清热剂(2)
课时9 清热剂(3)
课时10 祛暑剂
课时11 温里剂
课时12 补益剂(1)
课时13 补益剂(2)
课时14 补益剂(3)
课时15 固涩剂
课时16 安神剂
课时17 开窍剂
课时18 理气剂
课时19 理血剂
课时20 治风剂
课时21 治燥剂
课时22 祛湿剂(1)
课时23 祛湿剂(2)
课时24 祛湿剂(3)
课时25 祛痰剂
课时26 消食剂、驱虫剂
第8节 中医诊断学
课时1 绪论
课时2 全身望诊(1)
课时3 全身望诊(2)
课时4 局部望诊(1)
课时5 局部望诊(2)
课时6 局部望诊(3)
课时7 舌诊(1)
课时8 舌诊(2)
课时9 舌诊(3)
课时10 望小儿食指络脉、望排出物
课时11 闻诊(1)
课时12 闻诊(2)
课时13 问诊(1)
课时14 问诊(2)
课时15 问诊(3)
课时16 问诊(4)
课时17 切诊
课时18 八纲辨证
课时19 病性辨证
课时20 病位辨证(1)
课时21 病位辨证(2)
课时22 病位辨证(3)
第9节 影像学诊断学